一个指南针,一个铜片,一个铝片,再加一盒回形针,用这几样材料研究一根绕着线圈的铁钉通电后是否具有磁性,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12月5日,在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由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闻蓉美老师执教的课堂教学展示课六年级《电磁铁》拉开了2018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的序幕。
闻蓉美老师执教六年级《电磁铁》
授课期间,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孩子们表现出的良好科学素养、积极探究精神,也超出了闻老师预期。但闻老师精心的课堂设计、细心的实验引导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赢得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但在课后评析研讨阶段,仍有一些不足之处被专家尖锐指出,例如课堂超时、对学生的问题回应不够细致等。
浙江省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先生主持开幕式
桂馨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樊英女士致开幕词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虞大明先生致开幕词
活动当天,各项课堂探究实验材料准备好之后,她还在后台安静的坐了十几分钟才上场。可以看出,对这节课她是特别重视和在意的,也有一丝紧张。
叶军老师执教六年级《电动机》
和闻蓉美老师一样,在两天半的研讨会期间,其他5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课,也均赢得现场参会老师和通过电脑、手机观看直播老师们的众多好评。但在专家眼里,也包括执教老师本人看来,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遗憾。这条课堂教学改革之路虽然艰难,但已然开始。
阮翔老师执教六年级《月球运动(一)》
正如这次执教的6位老师共同所属的“桂馨科学课馨教师计划”项目团队“班长”、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阮翔老师所说,为了准备这节课,我们走了很难的一段路。这个过程也很痛苦,痛苦在哪里呢?痛苦在你要否定自己,痛苦在你否定自己之后还要往前走。
章鼎儿先生、路培琦先生、唐小为女士、刘晋斌先生、姜向阳先生参与课后评析研讨
这个项目刚开始时,指导专家章鼎儿先生就告诉大家,“你们带来的课都是好课,但是我们接下来的研讨,你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课否定95%以上”。“我们大家当时都蒙了,因为大家当时带的都是市一级或者省一级的展示课。”阮翔老师说,其实要否定自己也并不难,我可以说自己的课这也不好,那也不是,但是难就难在否定自己之后你要怎样往前走,你怎样把课上出新的东西?
陈志强老师执教六年级《月球运动(二)》
这个项目从2015年7月份启动实施,三年期间原本30多位老师的项目团队,陆陆续续有一些老师退出。较为苛刻的条件之一是,一次不交作业就意味着自动退出。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都说:真得是太难了。因为团队的老师们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参考,摸着石头过河。这三年里,章老师其实也在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往前走,甚至也想过放弃。
令阮翔老师印象最深的是章老师至少在他面前说过两次要放弃这个项目,项目不搞了。有一次暑假在青海,章老师听了老师们的试教之后说,怎么上着上着又回去了呢?真想放弃!第二次是2017年5月份在嘉兴,当时项目团队上了课之后准备研讨,章老师却一句话也没说,背着包就走了。老师们已经习惯了上着上着又走回原来的老路上。然而第二天,章老师又回来继续研讨,他说,“昨天我在研讨的时候想着要放弃,后来一想,不对,要是放弃了就没有人来做这个事情了。正是因为我们碰到问题,正是因为我们走的艰难,所以我们更加要往前走。”
“桂馨科学课馨教师计划”项目,由桂馨科学课项目首席专家、桂馨基金会荣誉理事章鼎儿先生组织发起、策划、设计和实施,由中国银行、北京中山伟业投资有限公司捐资支持。项目通过选拔和邀请国内优秀中青年科学名师,结合教学实践,深入和持续的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研讨和研究,以期推动科学课教研、改革与发展。至今,项目团队已开展线下集中课堂教学研讨和研究活动累计12次,共计670小时。包括路培琦、李子平、郝京华、黄海旺、卢新祁、喻伯军、唐小为、刘晋斌等多位专家都曾参与过研讨,并提供了宝贵建议和指导。
沈跃群老师执教六年级《沉浮与水位变化研究》
这次研讨会即包含了“桂馨科学课馨教师计划(第一期)”内容和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桂馨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科学教师、教研员等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共同探讨和交流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
吴燕婷老师执教四年级《认识矿物》
用章鼎儿先生的说,改革方面的事情太多了,这样的系列改革、研究需要更多的老师和专家们来参与,举办这一次活动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科学老师了解和关注,并来参与“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课堂教学改革,一起来推动小学科学课程、科学教学前行。
章鼎儿先生、李子平先生、卢新祁先生、喻伯军先生、姜向阳先生、徐春建先生参与课后评析研讨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课?章老师认为,它是探索着如何从知识中心、教科书中心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中走出来的课,是摸索着如何从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方法、活动、过程中走出来的课,是明确把走向科学、走向探究作为阶段性任务标志的科学课。
郝京华女士、喻伯军先生、徐春建先生、李霞女士参与课后评析研讨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研制项目负责人郝京华女士在听完第一天下午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课之后评价道,从2001年颁布《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到现在,关于科学探究这个话题,老师们已经入心入肺了,但是怎样做好这个科学探究?这个话题很值得我们做研究。很欣赏章老师带着这样一个团队,桂馨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一直在做课堂教学研究。两节科学课对探究话题的选择都存在着“让孩子跳一跳摘桃子”的理念,其实探究的话题是很难选的。但是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在这两节课上探究的话题,正好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话题。
这次研讨会由桂馨基金会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联合主办,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分会、杭州市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承办,中国银行捐赠支持开展。参会人员包括全国十余个省市区的教研员、一线科学教师以及桂馨科学课项目区域合作伙伴等近700名,通过网络观看直播的超过13万人次。
除了6节课堂教学展示课,本次研讨会期间,桂馨基金会还为老师们准备了4场专家报告。包括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胡卫平先生的《思维型探究: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报告,西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唐小为女士的《听懂学生》报告,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先生的《以团队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成长》报告和章鼎儿先生的《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报告。4场专家报告,既有理论层面高屋建瓴的分析,也有具体到课堂授课层面的细致点评,还有针对教研员团队培养话题的分享。
每一场专家报告会,都令参会老师们各有收获。胡卫平先生认为,对于我们当下的教学而言,如果没有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这样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他通过对教学思想的历史考察、学习研究的全面概括、核心素养的深入分析和教学本质的系统研究后发现: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在他看来,衡量课堂教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是否积极思考,让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比教学结论更重要。
唐小为女士结合闻蓉美、叶军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课内容,分析了其中教师与学生沟通、互动的方式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进而告诉老师们,要学会做一位合格的“倾听者”。通过追问和规则设定,训练学生养成较完整的想法表达习惯;经历探究,了解单元概念背后的学科大概念以及概念发展的科学史历程,培养科学教师自我修养;通过关注观点背后的证据和逻辑,并以此作为回应和引导学生的出发点,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关注彼此的想法等方式,培养教师个人倾听的习惯。她认为,教师的“倾听者”角色对科学教学意义重大。
喻伯军先生结合自己担任教研员以来的行与思,与老师们分享了在浙江全省带领科学教研员、科学老师开展团队建设、促进教师成长的经历和内容。他从教研员的作用、组建团队和搭建平台、网络教研三个方面进行了阐明。他强调,“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一个良好的教研团队要有明确共同的目标,有能力的核心人物,志同道合的骨干教师,能容纳不同的声音,并以经常的活动作为联结的纽带,促进大家共同成长。
而在章鼎儿先生的报告中,他再次回应了发起这次研讨会的初衷,并通过大量科学课堂教学案例向与会老师们讲解了什么是“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该如何上、如何改革等问题。他殷切地向参会老师们说道,走向科学、走向探究是我们科学课必须要走完的历程,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走向科学、走向探究已经成为这一代科学老师肩负的使命。
本次研讨会最后,桂馨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樊英女士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邱连根先生共同为新书《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揭幕。书中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兴起的以刘默耕老师为代表的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时期的专家经典讲座及以小学科学教育“三剑客”为代表的名师优秀课例。其中,收录优秀讲座4篇,优质课例10篇。
新书发布环节,当该书其中三位作者、小学科学教育“三剑客”章鼎儿先生、路培琦先生、李子平先生走上舞台分享自己这些年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感受时,全场参会老师起立向他们致敬。
路培琦老师说,有人把我们叫做专家,其实不是。我们就是教小学科学课的老师,只不过专门干这么一件事,这一辈子干这么一件事,所以就专门弄一家就叫“专家”。把我们叫特级,就是特别着急的意思,为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你看我们的头发都愁白了,眉毛也给愁白了。
章鼎儿老师接着说,我也不是专家,我就是一个退休老教师。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把专家改成“砖家”,我想我倒是有一点像,老是拍人家课的砖头,拍人家教材的砖头,请大家原谅,为了我们的科学课,大家就忍痛一下吧!
围绕该书,主持人刘晋斌先生和五位嘉宾喻伯军先生、易爱国先生、陈文斌先生、酆伟先生、王凯女士分别阐述了自己理解的“致敬经典”话题。
至此,“走向探究的科学课——2018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圆满结束。未来,我们期待继续通过“桂馨科学课馨教师计划”项目展示、研讨等多种形式让更多地区、更多科学教育工作者关注这项事业,共同推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让更多地区孩子享受到科学探究的无限乐趣。